• 万利国际



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    救命的医疗设备无法铺开,央视大呼吁 !

    作者:佚名 来源 :医药网 更新于:2017-8-25 阅读:

    有人可能在公共场所看到过这种器械 ,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,怎样使用 。它是自动体外除颤仪,英文简称AED,是对付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器械 。目前中国心源性猝死的总死亡人数每年有50多万,其中中青年不在少数 。

    在猝死患者的急救中,AED的使用,能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,但实际生活中 ,因AED的缺失而延误抢救时机的案例时有发生。那么我国公共场所AED配置和使用情况怎么样 ?它起到作用了吗?《焦点访谈》记者带着这些问题,开始调查 。

    2017年6月12日,一个20多岁的男子在上海地铁突然倒地 ,呼吸停止 、心跳停止。地铁站广播发出求助,女乘客蒋菁赶到现场对他进行心肺复苏。蒋菁做过8年的外科医生,又曾学习过心肺复苏等初级急救。然而,心肺复苏效果不明显。这时 ,上海地铁站工作人员拿来了AED ,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仪。经过除颤,这位青年男子得救了。

    和他有同样经历的还有一位加拿大籍旅客。2017年5月2日 ,刚刚到达浦东机场,这位旅客心脏骤停突然倒地,幸亏同伴相助 ,做心肺复苏和并使用了机场配备的AED,才挽回了生命。

    从这两个事例来看,AED在心脏病急救方面还是比较有效的 。那么AED救的是哪一类危急重症呢 ?

   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介绍:“血管快速由血栓导致狭窄的时候,出现了极快而不规则的心率失常,叫心室颤动,它已变成一种相当于心脏停止跳动、不能射血的一种蠕动的状态 。它实际上是由于血栓导致缺血,直接导致猝死的原因。”

    这种危急重症是一种心源性猝死。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的人死于这种疾病 ,其中80%的病人都出现过室颤 。

    胡大一告诉记者 ,急救心源性猝死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用除颤仪除颤:“对这种快速导致猝死,极快又不规律的心室颤动,那就用直流电击 。直流电让整个无序快速蠕动的心脏停止 ,重新给心脏正常指挥,指挥心脏运作就起死回生了。”

    除颤仪虽然有效 ,但据报道 ,在我国,像心源性猝死类的患者成功抢救率却不足1%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急救心源性猝死的黄金时间仅有短短的4分钟,4分钟内除颤 ,患者生存率可达50% ,但如果时间延迟,抢救成功率就会大幅下降 。4分钟内没有急救措施 ,即使病人存活下来 ,也极有可能造成脑死亡。由于交通状况等原因,急救车4分钟内很难到达现场 ,而AED则可以弥补这个缺失 。

    AED对于中国来说还属于新生事物,但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欧美国家已经对急救队员、消防员 、警察等急救工作群体及普通民众进行AED使用培训,在人群聚集地 、心脏病易发场所也配置了AED,比如 ,机场、车站,甚至有些飞机上也配置了AED 。

    123

    上篇:

    下篇:




  • XML地图